【力量 vs 肌力:用語影響訓練目標與方向】
目前台灣的各種訓練、健身、健美相關書籍與網路上的文章,大都把「Strength」這個詞譯成「肌力」,包括體育大專院校的教科書亦同。例如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策劃的《運動員肌力訓練》,包括國際知名的教練認證單位「NSCA」(全名是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台灣訓練界也習慣譯成「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以及該協會出版的經典教科書「Essentials of Streh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也是譯成《肌力與體能訓練》,這本也是國內體育系常用的教科書。
「肌力」與「肌力訓練」一詞已經成為台灣訓練界與健身圈常用的概念,筆者認為這對訓練理論與訓練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試著從翻譯、田徑選手與教練的三種角度來簡論述之。
[從翻譯的角度]
首先,「Strength」一詞在許多訓練的專書中不單指「肌肉力量(肌力)」的訓練,專指訓練肌肉時會用的詞彙會是「muscle hypertrophy」或是明確指出「trains the muscles」,也有更具體指出該訓練會增加「Muscle EMG Activity」(肌電圖活動)和「Relative Muscular Effort (RME)」(相對肌肉費力程度)。換句話說,有些訓練課表是特別用來刺激肌肉、訓練肌肉活性與增加肌肉量,但肌肉量愈多或肌肉力量(肌力)愈大,不代表運動員就能在特定的動作中表現出力量,下面用幾種最常見的訓練動作來說明:
當一位能背蹲舉(Back Squat)兩倍體重,或臀部與下肢肌肉量遠大於常人的健美選手(假定為選手A),如果後大腿很緊繃、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在單腿硬舉這項需要平衡、後側柔軟度、髖關節活動度等其他「力量」所需基礎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以接近標準動作來完成的最大重量,可能會比不上其他肌肉量小得多,背蹲舉1RM輕得多但其他力量基礎能力更好的運動員(假定為選手B)。也就是說選手B雖然肌肉量少,背蹲舉能舉起的最大重量較輕,但在單腳硬舉這個動作的「力量」有可能比A還大。
過頭蹲(Overhead Squat)這個動作更是如此,如果選手A的肩關節或踝關節活動度不佳,他在過頭蹲這個動作所展現出來的「力量」,可能會比肌肉量較小的B選手還差。當肩關節活動度不好時,一下蹲,頭上的重量就會往前傾而失去平衡;或是踝關節活動度不夠,也會無到蹲到底,踝關節會讓身體卡住,重心無法保持在雙腳上方,很容易會往後仰。反之,選手B的肩關節與踝關節活動度很好,平衡感也很好,可以把重量很自然地「支撐」頭上,而不用費力保持平衡,那他自然就可以用過頭蹲這個動作舉起更大的重量。
[從田徑選手的角度]
許多中長距離的跑者(意指1500公尺到全馬的跑者),身材都非常纖細,肌肉量很少,但跑步時每一步對地面所產生的力(地面反作用力)都非常大,每一步地面反作用力的峰值大都在2.5倍體重以上,而他們一分鐘會落地185到190次,所展現的力量十分驚人。然而,他/她們下肢的肌肉量很少,甚至少於一般高中大學校隊的業餘選手。有些舉重選手為了符合量級要求,會刻意減重縮小體型,但他/她們的最大肌力超大;不過這些頂尖跑者並不屬於這種類型,他/她們不只肌肉量少,最大肌力也不算頂尖,就我所知有些人可能蹲舉PR就在一倍體重上下而已,算是沒有特別練最大肌力的選手,然而他們在落地時所展現的力量和爆發力卻相當驚人。
跳高選手的案例也很具體,他們不只是身材,腿部也相當纖細,但起跳時的爆發力(Power)卻相當高,起跳瞬間單腳要承受大約八倍體重。但他們的背蹲舉、硬舉的最大肌力可能不一定可達兩倍體重的水準,為什麼呢?
我們要了解到:肌肉主要是為了身體支撐重物時執行相對較慢速動作,它們是我們可以透過意識「主動」使用的身體組織;但非肌肉組織也有力量,像筋膜與肌腱等結締組織,它們無法主動用力,需要外部施壓,是像彈簧一樣的功能,外部施壓後會產生「彈力」,這種「彈力」正是田徑選手所特別發展出來的能力。
我們可以再腦中想像一下把一個彈簧或一顆球丟到地上,它會向上彈起,彈起的瞬間會對地用力,這個力不是肌肉用力收縮造成的(因為它們沒有肌肉),而是重力使彈簧或球的「質量」產生了重量與加速度後,與地面接觸的瞬間產生地面反作用力,這個力再回饋給彈簧或(充飽氣的)球這種具有彈性的特殊結構後才能向上運動。也就是說,一塊木頭往下丟也會有地面反作用力,但是無法產生明顯的彈力讓它向上運動,這是物體本身「不具彈性結構」所致。而中長跑與跳高跳遠選手的身體就是具有良好的「彈性結構」,因此才能在沒有極強最大肌力與超大肌肉量的情況下展現出世界頂尖的力量與爆發力。這是另一個「肌力」不等於「力量」的視角。
[從教練的角度]
從上面兩個視角我們可以了解到「Strength Coach」比較恰當的譯法是「力量教練」,而非「肌力教練」。肌力,只是「力量」的其中一個訓練環節,並非力量訓練的全部。目前用「肌力訓練」或「肌力教練」一詞會以為訓練的重點只有肌肉,或只有肌力,這是不對的,是名副其實以偏概全了。
如果「Strength Coach」一直以「肌力教練」自居,很容易把自己的角色當作在訓練學員/運動員/選手的肌肉,運動員與選手也很容易會自以為把「練力量」等同於「練肌肉」。對於想要健美、健身的人來說,這還沒什麼問題,但對於想要追求運動表現(跑得更快或跳得更高更遠)的運動員來說,再用「肌力教練」這樣有偏差的用語來定位自己,很容易會偏於一端。
[關於跑者力量訓練]
優美的跑姿、高效的跑步技術或流暢的擺臂與收腿動作都是建立在「力量」基礎之上;換言之,如果跑者的核心沒力、下肢剛性不足或彈力系統沒被發展起來,優秀的跑姿與技術要麻一直練不出來,不然就是可以做到但維持不久(例如五公里後力量不足,優秀的跑姿與技術也會跟著垮掉)。因此若只看跑者的生理層,在KFCS的訓練邏輯「體能→力量→技術」這三個環節中,「力量」位於中間,扮演著如同「承軸」般一角色,負責轉化體能並表現為優秀跑步動作的工作。它不像最大攝氧量可以量化體能的優劣,也不像優美流暢跑姿皆可由肉眼所見,它藏在內部,雖然看不見,但重要性卻跟跑者最在意的體能與技術相當。也正因為它不易見,所以很常被忽略其重要性。
經過上述的思考,那跑者的力量該怎麼練?
這次跟RQ合作,不談太多理論(註),直接透過實作來帶大家直接操作四堂力量課表。有興趣的跑步愛好者可以在本週上線一同練力量:https://reurl.cc/a95D84
註:這四堂課只會在每次訓練前五分鐘簡單講述訓練框架與當天課表的訓練目標,不會談太多理論,課程的重點放在「練」與每個動作的描述與要領上;若對跑者力量訓練的理論有興趣,可以前來 KFCS討論區中的「跑步✕力量」專區,已把之前課程的講義目錄與所有內容(約兩萬字的內容)整理在裡面,有問題也可在裡頭提出: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785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跳遠 訓練課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Jay 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問題] 跳躍力訓練觀念與訓練計畫請益-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提升彈跳力的三個單腳跳躍訓練| 趕快加到你的訓練菜單裡面吧!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實測!複合式訓練是什麼?竟然可以在10 分鐘之內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田徑跳遠18 3跳遠專項訓練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連續跳遠的幾個重點#快速#重心#腳掌#抬膝#一對一爆發力訓練 ...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3個動作訓練爆發力(雙腳part3)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優秀跳高選手訓練歷程之個案研究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星期六的8:00am Class 室內跳遠訓練SUMMER 2019 最受歡迎 ...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跳遠訓練課表的推薦與評價,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跳遠 訓練課表 在 跳遠專項訓練班| Newave Athletics | Track & Field 的評價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運動解密:跳躍力科學
認識Justin 的時候是我進修ACE-CPT時,Justin是我的教官,後來看到這門跳躍力研習課時就一直很想去上了,在ACE的IFT Model中,爆發力是最後一個階段,跳躍就是其中一種爆發力的訓練,但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每個動作都按照這個模式在走的,NSCA也有定下在訓練跳躍力前,訓練資歷以及深蹲體重的門檻,雖然以安全訓練來說是這樣子的,但是“跳”本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事情,也是人體的基本動作模式,只要在安全的進退階安排下,還是可以練起來的,這些在課堂中也都會提到
這門課兩天的課程內容,上午是學科,下午則是術科,早上主要講解跳躍力的決定性因素、組織順應性以及“單腳”、“雙腳”跳的動作剖析,基本上都分成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動作需要注意的細節也都有清楚的講解,剩下就是要自己多練習了,當然也可以利用科學的根據來找出自己的弱點,比如說“常見彈性檢測”,的三個指標
1.反射力量指數 RSI
2.動態力量指數 DSI
3.彈性係數 EI
用來評估需要加強的地方並且判斷運動員的訓練品質,當然每個指標係數都有優缺點,但是經過交叉比對之後,也不失為一個很棒的參考
學科的部分也講解了很多肌力訓練的動作中對於增強跳躍力優先的選擇、優缺點以及其風險,而在跳躍力中常見的運動傷害為何,以及如何避免也是很重要的,身為教練的我們在幫助客戶達到目標的同時,也要確保客戶不受傷,在這個部分不得不提到腳踝的力量,健身房中上常見的動作,幾乎都是雙腳踩在地板上,除了舉重或是一些負重走的動作會有的墊腳和推進的動作以外,很少有特別針對腳踝做訓練,所以如果在訓練中加入跳繩,或是在常見的動作中做一些改良,也不失為一個很棒的選擇
課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跳高和跳遠的檢測啦,因為可以知道自己的身體還有哪裡可以變得更強,經由上午的的學科解釋後,加上下午的術科測試和帶動作訓練以後,往後給自己的訓練課表邏輯也漸漸明朗化,但還是我選擇自己先練一陣子,內化過後再開始把東西交給學生
遙想自己的大學時可以吊在籃筐上面...現在只能偷偷把手指甲留長一點去刮一下籃筐自爽一下,這時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好久沒有跳了,想了想,或許可以把課程中的一些藥球的增強式訓練、徒手連續跳和跳躍時上下肢的節奏連結加入我的訓練中,如果再注意一些單腳和雙腳跳中不同的進退階動作和更多細節的訓練,是不是有機會可以重返榮耀🤣,好吧,每個喜愛打籃球的人都有個灌籃夢,希望有一天我能實現,就算我實現不了,也希望更多人能透過這堂課,達到自己的夢想,跟我們的賈教練一樣,跳躍力和身高這樣的不成比例的強👍🏻👍🏻👍🏻
#飛教練
#運動解密 #跳躍力科學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Jay 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一樣提供3種不同下肢訓練動作,
針對自己的訓練需求,
加入到自己的訓練課表中吧!
1️⃣分腿前跳
前後腳站開約略呈現2個90度角,
起跳後必須包含向前和向上的方向,
可以增加手部擺動來穩定動作。
2️⃣立定跳遠搭配深蹲跳
先以立定跳遠向前跳起,
落地後順勢深蹲跳跳起,
挑戰水平位移以及垂直跳躍。
3️⃣落地跳搭配箱跳
先以單腳站於箱子邊緣,
向前傾倒落地瞬間蹲下穩定,
再順勢起跳跳上另一個較高的跳箱。
快收藏分享出去吧❤️
-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
追蹤我的Youtube 🔍Jay Wang
或填寫一對一教練課程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uPnk5Udp7iTvqvrs7這次一樣提供3種不同下肢訓練動作,
針對自己的訓練需求,
加入到自己的訓練課表中吧!
1️⃣分腿前跳
前後腳站開約略呈現2個90度角,
起跳後必須包含向前和向上的方向,
可以增加手部擺動來穩定動作。
2️⃣立定跳遠搭配深蹲跳
先以立定跳遠向前跳起,
落地後順勢深蹲跳跳起,
挑戰水平位移以及垂直跳躍。
3️⃣落地跳搭配箱跳
先以單腳站於箱子邊緣,
向前傾倒落地瞬間蹲下穩定,
再順勢起跳跳上另一個較高的跳箱。
快收藏分享出去吧❤️
-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
追蹤我的Youtube 🔍Jay Wang
或填寫一對一教練課程諮詢表單📥
https://forms.gle/uPnk5Udp7iTvqvrs7
-
#becomebetterjay
#JayWang動作教學
#爆發力 #爆發力訓練 #爆發力十足 #增強式訓練
#重訓 #肌肉 #健身 #增肌 #減脂 #增肌減脂
#painfree #無痛訓練 #strength #肌力訓練
-
#becomebetterjay
#JayWang動作教學
#爆發力 #爆發力訓練 #爆發力十足 #增強式訓練
#重訓 #肌肉 #健身 #增肌 #減脂 #增肌減脂
#painfree #無痛訓練 #strength #肌力訓練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提升彈跳力的三個單腳跳躍訓練| 趕快加到你的訓練菜單裡面吧! 的推薦與評價
這部影片分享了三個我喜歡做的單腳跳躍 訓練 這三個動作對彈跳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一對一或一對二彈跳課程(限台北和新北市) 歡迎洽詢私訊IG ... ... <看更多>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實測!複合式訓練是什麼?竟然可以在10 分鐘之內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超核心線上課程 「胸、背、肩腿完整 訓練 動作庫」好評熱賣中! ... 立定 跳遠 、爆發力、複合式 訓練 、全身 訓練 ft. Frank 教練. ... <看更多>
跳遠 訓練課表 在 [問題] 跳躍力訓練觀念與訓練計畫請益-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新的一年又來勞煩各位巨巨
小弟我的目標是增進跳躍能力 希望能達到灌籃的目標 目前的身體數據大概是這樣
188cm 70kg 助跑跳大概超過籃框一個指節
補:年齡18 幾乎沒有系統的訓練經驗 沒有傷病史
我在網路上東翻西找 所獲得的理論是這樣子的
跳躍力=肌力+爆發力
所以我應該以重量訓練來增加肌力 增強式訓練(或者說功能性?)來增加爆發力 請問這樣
我依據這個觀念排了以下課表 請諸君不吝指教
肌力訓練:
深蹲 5×5 六角槓硬舉 5×5 保加利亞分腿蹲 10×3
爆發力訓練:
深蹲跳、立定跳遠跳、橫向跳躍......跳躍次數大概在100-150間
一週期為一個禮拜 7天循環一次
我還有兩個問題想請指教
1.對於一個初學者(目前深蹲70 六角槓90),我是不是應該先做8-12下的肌肥大訓練,等一段時間後再嘗試5×5這種增加肌力的練法?
2.我只有下半身有這種需求,上半身同樣是肌肥大為主,也就是胸背都在8-12一組的區間,這樣功能分開是可以的嗎?
p.s.抱歉上一篇忘記打屬性
-----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I004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59.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75181790.A.77D.html
※ 編輯: jhenwei0911 (223.139.59.174 臺灣), 02/01/2023 19:14:45
※ 編輯: jhenwei0911 (223.139.59.174 臺灣), 02/01/2023 19:15:35
※ 編輯: jhenwei0911 (223.139.59.174 臺灣), 02/01/2023 19:16:17
※ 編輯: jhenwei0911 (223.139.59.174 臺灣), 02/01/2023 19:16:32
... <看更多>